潮州歌册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潮州歌册的表演者与接受者皆以女性为主,受此影响,其演述题材也多与女性密切相关,着力于塑造女性人物形象。
【摘 要】潮州歌册的表演者与接受者皆以女性为主,受此影响,其演述题材也多与女性密切相关,着力于塑造女性人物形象。
【摘 要】潮州歌册是以潮汕方音写成的,湖州歌的说唱底本。因其皆为民间坊间刻本,所以俗字比比皆是。本文即从其中选取三,试做考释,以求管窥湖州歌册俗字之一斑。
【摘 要】潮州歌册发源于唐代潮州、成熟于明清时期。源自潮州民歌中的“七字歌”。体裁上有两种:一种是“歌行体”,由“变文”演变成“弹词”,再演变成“歌册”。一种是“传奇体”,大多改编自“宝卷”、“陶真”、“话本”及“鼓词”等。潮州歌册主要分布于潮州、闽南和海外潮州人居住地,内容以佛经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摘 要】作为一种女子文化,潮州歌册在培育潮汕女子责任感、塑造潮汕女子品性、丰富潮汕女子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摘 要】该文从社会教育学的角度,运用社会教育学的理论阐释潮州歌册,以期在当今能继续发挥其社会教育价值。
【摘 要】本文将歌册传承人的讲述与不同时期歌册的文本分析相结合,探讨歌册这种独特的说唱形式对潮州女性“典范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社会变迁所导致文化模式变更的过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人生义务的同时,意识到能够做自己命运和生活的主人。
【摘 要】薛汕先生为《潮州歌册选》一书所作序言,对部分潮州歌册做了简介。
【摘 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稀见旧版曲艺曲本丛刊·潮州歌册卷》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推动了潮州歌册的深入研究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该书中涉及的史料、版刻、缺
漏等问题,疏理《民俗周刊》所列潮州文献的收藏单位及构成,并将潮州歌册的刻印分为三个阶段并作简明的论述,最后指出该书的缺漏情况及其原因。
【摘 要】潮州的唱歌册,是脱胎于搊弹词的。弹词进入潮州,唱为潮音,称歌册,清代乾嘉年间已很盛行。本文叙写了潮州歌册的起源、体裁、节目等。
【摘 要】潮州歌册是曾经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女性与歌册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她们是歌册传承的主体,与歌册的兴衰发展密切相连。从口述访谈材料来看,女性在婚前和婚后、青年和中老年时期传唱歌册的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婚前,女性只有单一的女儿的身份角色,家庭负担较轻,空闲较多,是唱歌册最频繁、最痴迷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