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六娘》的戏文与歌册
【摘 要】《苏六娘》戏文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中附刻于《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之上端(《苏六娘》每行十字,《金花女》每行十八字),是明代万历刻本。早在1956年梅兰芳先生和欧阳予倩先生率领艺术团到日本访问时,日本友人就把《金花女》(附刻《苏六娘》)和《荔镜记》两个明代戏曲刻本的摄影本赠给他们,嗣后保存在广东潮剧院,但十年动乱中毁失了。现出版的戏文是饶宗颐教授重新从国外弄回来的。
【摘 要】《苏六娘》戏文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中附刻于《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之上端(《苏六娘》每行十字,《金花女》每行十八字),是明代万历刻本。早在1956年梅兰芳先生和欧阳予倩先生率领艺术团到日本访问时,日本友人就把《金花女》(附刻《苏六娘》)和《荔镜记》两个明代戏曲刻本的摄影本赠给他们,嗣后保存在广东潮剧院,但十年动乱中毁失了。现出版的戏文是饶宗颐教授重新从国外弄回来的。
【摘 要】潮汕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语,研究潮汕方言保留的古语词对古汉语研究是非常有利的。《潮州歌册》是潮州歌的说唱底本,由潮汕方言写成,《潮州歌册》作为一种典型民间坊间刻本,保留较多地道潮汕方言口语词,是研究潮汕方言不可多得较为可靠的文献。文章研究对象主要为《潮州歌册》中《双状元英台仔》的双音古语词。
【摘 要】潮州歌册是用潮汕方言口语表述的以唱为主的民间说唱文学形式,其形成年代,《潮州府志》并没有记载。但对于“潮州歌册”渊源及形成的界定,至少可以上溯至明代。若从潮州歌册的结构、形式、演唱、内容来看,潮州歌册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说唱———“说话”和“变文”。到了近代才引起官方的重视,对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和整理,并多次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