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办参与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红色潮州歌册诵唱”

        11月15日上午,由汕头市社科联为指导单位,金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金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平区文化馆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麦微纯潮州歌册工作室、汕头市同平中学、汕头市桂花小学承办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红色潮州歌册诵唱”在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举办。
        活动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主任鄭镇凯为学生作了题为《汕头是英雄的城市》的演讲,简述汕头埠的革命历史,以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接着,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团讲师麦微纯向桂花小学、同平中学的几十名学生教唱由她编写的革命历史题材潮州歌册《周恩来火车脱险》。教唱结束后,由学生们向在场的领导、老师献唱。

由汕头融媒集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汕头市首届校园歌册民谣大赛于今年底举行

        为了传承和弘扬潮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言互动教育中充分感受潮汕文化的特点,我们尝试用语言类艺术抢救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母语使用水平,提升区域文化力,增强文化自信。汕头融媒集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决定举办“歌册民谣唱新声——汕头市首届校园歌册民谣大赛”。
        活动主题为:歌册民谣唱新声。参赛对象为所有在学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海选时间为10月1日起——11月30日(由参赛单位录制视频投稿,由组委会组织评委会进行评选)。决赛时间为12月中旬。电视台总决赛时间为12月底。
        本次比赛分为团体歌册组和团体民谣组,以诵唱歌册、民谣等形式,可结合其他形式进行创新。参赛要求:歌册时长不超过8分钟,民谣时长不超过6分钟。选拔标准为潮汕方言吐词清楚,诵唱流畅;内容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生动活泼、有艺术感染力等。
        比赛组委会遵循“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组织专家成立评委会进行集中评选,择优晋级。选出20支(10支歌册+10支民谣)进入线下决赛,推选12支(6支歌册+6支民谣)进入电视总决赛。

“汕头市首届校园歌册民谣大赛”筹委会召开第二次办公室会议

        9月22日上午,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融媒集团联合举办的“歌册民谣唱新声——汕头市首届校园歌册民谣大赛”筹委会召开第二次办公室会议。

        会议由筹委会办公室主任鄞镇凯主持,研究中心理事长、筹委会顾问陈荆淮、筹委会主任吴二持、副主任江建安、筹委会办公室各组组长及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本次大赛先在网上海选,从中评选出20支优秀队伍进行线下决赛、总决赛。决赛决出一、二等奖共12支队伍进入电视总决赛。会议初步确定了决赛、总决赛的大概举办时间。陈荆淮理事长要求通过公众号、《潮商·潮学》大力宣传,扩大参赛队伍,把赛事办精。

汕头电视台到研究中心歌册培训基地录制节目

        9月18日下午,汕头电视台非遗项目录制组到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歌册培训基地之一的汕头市海棠中学录制潮州歌册的传承工作实况。
        此次活动先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主任鄞镇凯(汕头市潮州歌册非遗传承人)作“为何要学唱潮州歌册”的短篇演讲。他在演讲中列举学唱潮州歌册的六大好处:1.把根留住;2.巧用工具;3.享用韵律;4.提升写术;5.夯实古语;6.接收历史,并一一用事实加以阐述。他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由潮州歌册培训基地之一的月季小学歌册队接着表演改编自课文的短篇潮州歌册《歌唱英雄王二小》;研究中心讲师团成员、潮州歌册传唱人麦微纯还向海棠中学、月季小学以及电视台特邀的多位市民嘉宾教唱根据中学课本改编的短篇潮州歌册《愿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   
        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黄斌、健斌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频频与同学们和观众互动,气氛非常活跃。

浮东小学举办寻找“最美潮音” 潮州歌册吟唱海选活动

        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市浮东小学联手举办的“唱响潮州歌册,弘扬传统文化——寻找‘最美潮音’首届校园吟唱潮州歌册海选”活动,于9月28日下午在浮东小学举行,评选出十佳“最美潮音”、10位“最美潮音”以及入围奖30名。至此,这次活动画下美丽的句号。 

潮州歌册培训基地澄海城北小学分基地开课

        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开辟的潮州歌册培训基地澄海城北小学分基地于9月25日下午开课。
        活动邀请研究中心传播办主任鄞镇凯主讲《什么是潮州歌册》;邀请讲师团成员麦微纯教唱根据小学课本改编的短篇潮州歌册《小萝卜头的故事》。该校40多位教师和歌册培训班的20多名学生聆听了精彩的授课。

潮州歌册校园吟唱海选活动画下美丽句号

        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市月季小学联手举办的“潮州歌册校园吟唱海选活动”经过近一个月的初选预赛,从1200多名学生中决出59名选手于7月11日上午在月季小学校园举行决赛,评选出优等奖12名;入围奖30。其余选手为鼓励奖。至此,这次活动画下美丽的句号。
        月季小学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精心打造的潮州歌册培训基地之一。在校园全面开展唱歌册比赛海选活动,这在潮汕地区来说,是首创,也是开拓培训新思路的尝试。
        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吴二持参加这次活动并与月季小学校长纪春祥先后在会上致词。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联络办公室主任鄭镇凯、潮剧研究专家郑志伟、讲师团成员麦微纯担任评委,从语音准确、音色音质、台风形象3个方面对59位选手进行评分。通过这次比赛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会受到重点的培养。

讲师团续写抗疫艺术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抗疫战役中,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团部分成员发挥自身擅长文艺创作的优势,积极开展战“疫”的各类非遗艺术创作。前期,推出了《大爱精神满汕头》《战疫先锋看汕头》《战疫英雄钟南山》《汕头志愿逆行者》等七八篇潮州歌册和近10件剪纸作品,以非遗艺术项目的形象讴歌各行各业的抗疫先进人物。他们艺术之笔从未停止,仅三月份,又推出了《今日续走侨批路》《书记转身服务员》《汕头小章在江城》《巾帼卫士战疫灾》《少年抗疫也英雄》《援鄂抗疫有饶平》等潮州歌册新篇;还有《抗疫三字经》,以文字和音频的形式继续为抗疫鼓与呼。此外,动员讲师团里面擅长谜艺的成员创作抗疫专题灯谜数百则,用灯谜普及防疫知识,用灯谜传递正能量,歌颂大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鼓劲。

活态传承结硕果——麦微纯为百多名师生传讲、演唱潮州歌册

        2019年1月12日上午,潮汕历史文化传播讲师团讲师麦微纯应海棠中学之邀、传播联络办公室之派,到海棠中学为海棠中学、月季小学、水仙小学、芙蓉小学的一百多名师生传唱潮州歌册,教授演唱技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纷纷举手示唱歌册,尤其瞩目的是月季小学歌册班的十名同学身着汉服,现场为大家演唱月季小学的经典节目。由传播办副主任鄭镇凯、麦微纯根据小学经典课文《王二小》改编的潮州歌册《歌唱英雄王二小》,经学生们声情并茂地演唱,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该作品系鄭镇凯响应一中学校长将“课本改编为歌册,以便于向学生普及”的建议,号召讲师团歌册创作班成员踊跃参与这项工作,并率先垂范,和麦微纯创作了该作品。

潮州歌册走进大学校园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陈友义、副教授杨映红均受聘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汕历史文化讲师团成员。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潮州歌册进入该所在大学校门。11月6日上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团成员鄞镇凯、麦微纯应邀到该校作《活态传承潮州歌册》的主题演讲和歌册演唱。2个多钟头的课程,200多名听讲学生犹兴未尽。
        鄞镇凯的主题演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传承潮州歌册的意义。他认为,应该将传承潮州歌册提高到保护潮汕文化的战略意义上来看待。因为它是语言类的艺种,是保护潮汕人母语的载体之一。2.什么是潮州歌册?他说,潮州歌册是“潮汕方言叙事诗”,其最主要的元素是“生动的故事”。3.传承潮州歌册的思路。他认为,传承的关键词是“活态”,最好的受众是“学生”。
        麦微纯为听众演唱和领唱了长篇潮州歌册《高绳芝》的选段和根据小学课文改编的短篇潮州歌册《歌唱英雄王二小》,诠释了“活态传承”。
        陈友义、杨映红、鄞镇凯、麦微纯课后讨论取得共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让潮州歌册在汕头教育学院扎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