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讲唱文学初探

        【摘  要】我国讲唱文学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不论哪个时代,不论城市或农村,讲唱文学一直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由于它和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各地又以不同的形式流传,所以具有极其强烈的地方色彩。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中国说唱文学研究述略

        【摘  要】日本公私藏书机构有很丰富的中国通俗文学文献收藏,这既与历史上日本学界对中国通俗文学文献的重视有关,也是上个世纪上半期日本汉学家到中国着意搜求的结果。日本学者还编制了一些中国说唱文学方面的专题目录。在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方面,狩野直喜、泽田瑞穗、波多野太郎等汉学家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敦煌说唱文学文献的研究方面,日本学界也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对“潮州歌册“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潮州歌册”是属“民间文学类”还是“民间音乐类”有着长期的商榷,但不管属于哪一类,“潮州歌册”都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从某种角度说,“潮州歌册”记录着潮汕的先民史和文化史。本文拟从“潮州歌册”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等方面出发,谈谈对“潮州歌册”继承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潮州歌册摭谈

        【摘  要】潮州歌册是以潮州方言诵唱的一种说唱艺术,亦是一种俗讲文学。文章主要从歌册的起源、音乐形式、文本内涵、艺术品格等几方面探讨潮州歌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潮州歌册韵律研究——以《古版苏六娘全歌》为例

        【摘  要】潮州歌册是以潮汕方言吟唱的一种说唱艺术,是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七字句式为主,并夹杂多种句式,其句式的变化引起节奏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与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息息相关的。七字句为四句一组,90%以上为1、2、4句押韵的方式,还有少量的排韵、开头押韵等;七字句以押平声韵为主,其平声韵脚是阴阳相间的;其所有句式均可用仄声韵。

潮州歌册研究述评

        【摘  要】潮州歌册无论在文艺创作还是文献资料上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值得关注和研究。潮州歌册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从80年代至今,已取得不少进展,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这其中既有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也有专门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而仅仅依靠学者们自身力量是不够的,有关机构还需积极介入,加以组织与引导。

潮州歌册文献的收集和开发探讨

        【摘  要】潮州歌册是潮汕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行的说唱艺术,潮州歌册文献是指潮州歌册演唱时的脚本、录音录像和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由于大量的歌册唱本和刻版被毁、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背景的改变等原因,潮州歌册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濒临湮灭。

浅谈潮州歌册的传承

        【摘  要】潮州歌册是潮汕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潮汕历史上占有五百余年漫长的岁月,满足了无数潮汕妇女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文化艺术传媒的迅猛发展,这种流布于市井乡镇的民间口头文化形式已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成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保护与传承潮州歌册,守望潮汕民系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

浅谈潮州歌册的保护与传承

        【摘  要】潮州歌册是一种以潮汕方言编写、朗唱的民间说唱文学,曾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及东南亚潮人社区。它发端于明朝。兴盛于清末至民国,式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文化艺术传媒的迅猛发展,这种流布于市井乡镇的民间口头文化形式已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成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保护与传承潮州歌册,守望潮汕民系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