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歌册的社会价值与审美功能
【摘 要】潮州歌册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本文主要从潮州歌册的思想和内容探讨其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功能,是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
【摘 要】潮州歌册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本文主要从潮州歌册的思想和内容探讨其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功能,是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
【摘 要】潮州歌册是女性化的潮汕民间文化形态,具有突出的女性文化色彩和浓郁的潮汕“姿娘”味道。潮汕女性与歌册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歌册对女性的各个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女性的个体生命史见证了歌册的兴衰史。清末民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歌册发展的繁荣时期,影响了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出生的女性,她们是歌册最具代表性的传承群体。
【摘 要】本文节选自《岭南潮州音乐的社会心理学阐释》有关章节。以《刘明珠全歌》所塑造的女性角色为例,挖掘潮州歌册与女性群体的紧密联系。
【摘 要】潮州歌册《翁万达全歌》故事中,来自民间的话语形塑了恶官林大钦、英雄谢敬龙,故事张力中隐含着民间话语的矛盾情绪。
【摘 要】潮州歌是广泛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西南部的东山等地,以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海外潮汕籍华侨中的地方曲艺形式。本文原载于《稀见旧版曲艺曲本丛刊·潮州歌册卷》“前言”,编入此集时有所增订。
【摘 要】1988年7、8月施蛰存、薛汕二人的信件往来,内容主要探讨“潮州歌”、“潮州歌册”的名称。
【摘 要】节选自《陈竞飞戏剧选》,为作者所创作的歌册唱本。原文首载于1963年10月27日《汕头日报》。
【摘 要】《弹词知见综录》是《清代弹词研究》一书的附录,收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弹词530 多种。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综录》仍存在一些误识。笔者将认为存在问题的条目及版本(如木鱼书、潮州歌册等误入弹词者)列出,然后以【辨正】等形式阐述个人见解,供今后需利用此《综录》者参见,也为今后俗曲编目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摘 要】节选自《诸葛亮形象史研究》有关章节。分析在木鱼书、潮州歌册、台湾歌仔册等地方歌中有关诸葛亮故事的唱本。
【摘 要】节选自《清代南方唱书研究》有关章节,分析三者的不同之处。潮州歌册,是潮汕地区自清代以来流行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歌册文字皆用潮州方言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