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歌叙录》补遗

      【摘  要】1982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上海著名文史学家谭正璧先生及其女儿谭寻共同编著的《木鱼歌·潮州歌叙录》,收录潮州歌162种。本文笔者经过多种途径搜寻,陆续查阅到谭著《叙录》所阙漏的相关著作,现作为“补遗”,按原编排方式整理,总计10种。

论潮州歌册的信物

        【摘  要】明清主流小说的信物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依托其进行改编创作的潮州歌册同样不乏信物的存在。歌册作者对明清主流小说信物文学方法的模仿,使得歌册信物与母本信物所发挥的文学功能相类似的同时,也存在着微妙的流变。信物研究对于探讨潮州歌册如何继承主流文学更微妙的元素而创作,进而探讨“歌册式诗学”的诗学旨趣有一定作用。

潮州歌册的艺术特色与传播价值

        【摘  要】潮州歌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2008年被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歌册用潮汕方言演唱,约莫在清朝诞生,直至民国时期都流传广泛。它诞生于潮汕地区,以潮汕方言为语言特色,在风俗、文化等各个方面均有鲜明的特色。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娱乐价值的说唱艺术形式,既还承载着潮汕的风俗文化以及历史故事,是潮汕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潮州歌册

        【摘  要】潮州歌册是一种用潮汕方言表述的民间说唱文学,多由潮汕妇女在生产劳作时诵唱以自娱,是潮汕地区一种普遍的曲艺文娱形式,主要流行于潮汕、闽南、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潮汕籍华侨聚居地区。

福建东山歌册调查研究

    【摘  要】东山歌册是东山地区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以闽南话为演唱语言。其形成时间普遍认为产生于明朝。它是潮州歌册传入东山后在地化发展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上采用吟唱的方式。形式上以七言为主,属于诗赞体说唱文学。本论文以福建东山歌册为研究对象,在其源流、艺术形态、传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