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女书——东山歌册
【摘 要】歌册是东山岛盛行的一种说唱文学,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描绘,且不需要任何弓弦和打击乐器伴奏,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摘 要】歌册是东山岛盛行的一种说唱文学,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描绘,且不需要任何弓弦和打击乐器伴奏,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摘 要】来到风光旖旎的南国海滨旅游胜地福建东山岛旅游,有时可在街头巷口、居家茶间看到三五成群的休闲“歌册阵”。
【摘 要】歌册是东山岛盛行的一种说唱文学,几乎都以妇女为演唱对象。她们唱腔流畅,押韵协调,词汇丰富,或独自哼唱,或围聚坐唱,或沿街走唱,或登台演唱,不用道具,乡土气息浓郁。
【摘 要】潮州歌册是一种以潮汕方言编写、吟唱的民间说唱文学形式,曾广泛流传于潮汕方言区域,远播至东南亚潮人社区。它兴盛于明清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历时五百多年。为潮汕妇女的文化启蒙和性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和文艺多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曾牢固扎根于潮汕农村文化阵地的民间文学,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潮汕地区有一种神秘的“闺中文学”——潮州歌册,只在妇女口中传唱,今渐失传。应星海音乐学院大创项目的开展,作者一行人来到了潮州歌册之乡——潮州,采访潮州歌册省级传承人林少红老师以及群文馆潮州歌册演唱者许瑾英老师。
【摘 要】“非改编系”潮州歌册专指从潮州歌册中析出的一种次级文类,它以潮州府为主要叙事地点,一种改编自潮州民间故事、潮州地方史,另一种则由作者自己构思编写。目前可查共有10 部,约占现存潮州歌册总量的5%。通过分析潮州歌册存量、来源以及梳理潮州民间文学内部的界限,进一步界定厘清此概念群落,有助于推进潮州歌册研究的新进展。
【摘 要】东山岛自古出产一种名为“东山歌册”的精神食粮,她是岛上女人的“专利”,也是一种独特的女书。
【摘 要】为传播优秀潮汕传统文化,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于2019年5月17日始办“潮州歌册创作讲座”,由市级潮州歌册非遗传承人鄭镇凯任导师主讲。
【摘 要】潮州歌册《梁山伯祝英台全歌》及《双状元英台仔全歌》对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梁祝故事进行了文学叙事的改写,并融入潮汕区域特色。潮州歌册起源于明代,作为独具一格的通俗小说,歌册在对传说进行改编的过程中,植入“忠孝节义”的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及劝善惩恶思想,以达到教化当时的民众(主要是女性)的目的。其以“大团圆”作为故事的结局,契合了民众的审美追求,有利于歌册的传播。
【摘 要】笔者以潮州歌册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潮州歌册与普通传唱者和传承人的生命联系,并围绕人本原则,探析潮州歌册的保护方法。潮州歌册是普通传唱者重要的教科书,是逐渐消逝的青春记忆。对于潮州歌册的传承人,歌册是他们乡土文化情感的重要表达,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